【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戴潤芝 環球時報記者 梁睿 黃蘭嵐】編者的話:近年來,美國就其國內芬太尼眾多問題一再“甩鍋”給我國。美國中選總統特朗普近來聲稱,由于許多毒品涌入美國,美方將對一切我國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F實上,美國的芬太尼眾多是由該國制藥職業形成的。“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蓖饨徊堪l言人日前就美方涉禁毒問題回應稱,本著人道主義精力,我國為美國應對芬太尼類問題供應了支撐。
美國是世界上毒品問題最嚴峻的國家之一。盡管美國疾病操控和防備中心近期發布的陳述顯現,美國亂用毒品而逝世的人數正在“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下降”,但在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亂用毒品的逝世事例仍有超越10萬例,這已是接連第三年有超10萬人因亂用毒品而死。美國政府因而將鋒芒對準芬太尼,認為是芬太尼導致了“美國史上最嚴峻的毒品危機”。那么,美國的芬太尼危機緣何而來?這場危機閱歷了怎樣的變遷?為什么說芬太尼危機是美國作法自斃?本報“深度認知”系列報導將用兩期內容,為您整理美國芬太尼危機的來龍去脈以及各方利益鏈,揭穿美國“甩鍋”背面的本相。
阿片類藥物眾多導致芬太尼危機
在各大交際平臺上,隨處可見芬太尼讓美國普通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相關留言共享:“在被確診出患有潰瘍性結腸炎后,我變成了阿片類藥物成癮者。起先我是為了止痛,但很快就上癮了,還好我在2016年戒癮了。其時芬太尼還不像現在那樣盛行,我每天都在感謝上天,否則的話,我現在底子沒辦法打下這段話。”“咱們27歲的兒子曾是個美麗的小伙子,但他成為無家可歸的芬太尼成癮者現已一年了。這場噩夢始于4年前,他誤服了摻有芬太尼的處方藥,爾后他屢次進出戒毒所和康復中心。這肯定是咱們終身所閱歷過的最心碎、最沉痛的作業,咱們寓居的城市街道上處處都是像我兒子相同日漸消瘦的年輕人。咱們的國家需求做更多?!?
據美媒介紹,同可卡因和海洛因不同,作為純化學組成毒品,芬太尼歸于阿片類藥品,誕生之初是為了止痛,算是嗎啡的“化學表親”,但其具有難以置信的成癮性——比海洛因強50倍。在美國,芬太尼通常被偽裝成處方藥出售,“僅僅兩毫克,一只鉛筆尖的量,就能夠讓人逝世”。
追溯來源,能夠說美國的芬太尼危機和阿片類藥物眾多嚴密相關。依據前美國衛生與大眾服務部助理部長、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京柱介紹,美國的阿片類藥物亂用問題濫觴于上世紀90年代,奧施康定等阿片類藥物經過普渡制藥的大力推廣和美國食物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同意流入商場,引發了第一波與運用合法處方阿片類藥物相關的逝世浪潮。后來的狀況證明,普渡制藥為了讓奧施康定得到同意,在陳述中對該藥物的成癮性進行了不實描繪,謊報其成癮性低于其他阿片類藥物。
騙得監管安排的同意僅僅問題的冰山一角。在藥物獲批之后,普渡制藥等阿片類藥物制造商經過向政客捐款持續影響美國藥物監管的方針擬定。此外,許多剛從緝毒局等政府監管安排離任的官員經過政商“旋轉門”機制進入醫藥職業私企任職,進一步導致了官商勾結的惡化。
2010年左右,跟著聯邦政府收緊對奧施康定等處方阿片類藥物的監管,許多依靠這些藥物的人轉向另一種更廉價、更簡單取得的阿片類毒品——海洛因。這種改動被販毒集團運用,海洛因相關過量服用的發生率開端逐年上升。
最近十多年來,更低價的芬太尼則占有了美國的販毒商場。與可卡因、海洛因和大麻等傳統植物制成類毒品不同,芬太尼等組成藥物類毒品只需很少的人力就能夠完成大規劃的出產,關于毒販來說,其“高效能”和本錢效益加快了其進入毒品供應,大大增加了服藥過量逝世的人數。
紐約、舊金山一些街頭隨處可見形如“喪尸”的吸毒者
中方2023年發布的《美國國內毒品問題現狀》陳述指出,美國是全世界毒品問題最嚴峻的國家,吸毒人數約占全球的12%,是其人口占全球份額的3倍。
依據美國疾控中心部屬的國家衛生計算中心的預算,在2023年全國共有107543人因吸毒過量逝世,其中有74702人死于芬太尼。在1999年,芬太尼過量運用導致了730人逝世。經過了20多年的時刻,這一數字現已翻了一百倍。芬太尼盡管總運用人數遠不及大麻,可是在其致死威力上無出其右。因過量啃咬芬太尼導致的逝世人數兩倍于甲基苯丙胺(冰毒)、近三倍于可卡因、十幾倍于海洛因。
現在美國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存在芬太尼亂用現象。美國疾控中心的計算顯現,25歲至45歲的成年人占一切芬太尼逝世人數的一半以上,35-44歲的人群致死率最高,25-34歲和45-54歲的集體緊隨其后。
據《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調查,紐約市街頭經常能看到有無家可歸者長時刻僵在原地,身體堅持向前或向后彎折的獨特姿態。記者了解到,這是芬太尼運用者的常見特征,這種身體體現被稱為“芬太尼折”,也被稱為“僵尸癥”。
還有不少網民吐槽說,如舊金山、紐約一類的美國大城市,隨處可見形如“喪尸”的吸毒者。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成癮醫學教授丹尼爾·西卡羅內介紹說,啃咬芬太尼的人折腰僵在原地是由于呈現了“必定程度的認識損失和肌肉操控能力損失”。
我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倪峰告知《環球時報》記者,美國毒品眾多的本源主要是精力需求與供應的聯絡,更嚴厲地說,毒品問題,尤其是芬太尼眾多的問題,與美國中產階級的衰落密切相關。倪峰介紹說,毒品問題在美國長時間存在,尤其在上世紀60年代,青年叛變運動中,毒品運用十分遍及。到了70年代,美國開端反思這一問題,毒品運用有所下降。但是,現在芬太尼問題導致的逝世人數已超越事故和槍擊,成為美國逝世率最高的原因,在于本錢逐利和社會內部沒有有用的補救措施。他說:“曩昔,美國的工人階級歸于中產階級的一部分,制造業曾是美國經濟的支柱。但跟著經濟全球化和本錢逐利,制造業許多外遷,導致許多工人失業。這些失業者大多是高中畢業生,難以找到面子的作業,因而墮入蛻化,啃咬芬太尼等毒品成為他們逃避現實的方法。芬太尼價格低價、易得,導致許多人群蛻化。尤其是在制造業闌珊的區域,芬太尼成了重要的毒品?!?
美國人對芬太尼疾惡如仇
關于芬太尼的損害,美國人也是疾惡如仇。據美聯社報導,2019年,大學二年級女生亞歷山德拉·卡普魯托聯絡同齡藥估客布蘭登·麥克道爾購買處方止痛藥羥考酮,但對方向她售賣了含有芬太尼成分的假藥。服藥后幾小時,卡普魯托死在了其加利福尼亞的家中。
2022年,害死卡普魯托的毒販麥克道爾因不合法持有和販賣芬太尼被判有期徒刑9年。為此,卡普魯托的父親馬特·卡普魯托長時間奔波,呼吁政府加強對芬太尼的控制,加大力度賞罰毒販。本年9月,加州的法院判定麥克道爾應對卡普魯托家補償580萬美元??ㄆ蒸斖屑业穆蓭煱汪斂恕た贫鞣Q這是自己第一次遇到有毒販由于別人的逝世而被成功追查民事責任的比方。
一些美國的朋友告知《環球時報》駐美特約記者,他們也遇到過相似卡普魯托的狀況。比方,記者的朋友凱南就說,他搭檔的親屬曾因不合法找人購買處方藥,誤食含有芬太尼的假藥,幸而及時被室友發現送到急診室才沒有因而喪身。另一位住在紐約的美國朋友則對記者說:“我覺得美國需求學習我國政府對毒販采納零忍受的情緒。對毒販判處死刑,或許不能一了百了地處理芬太尼問題,但的確需求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此外,咱們還需求有更好的防備、教育和醫治方案?!?
各方利益輸送,美政府不曾吸取教訓
《毒品估客,醫學博士》一書的作者安娜·萊姆克在承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明,美國制藥職業一手編造并連續了當時阿片類藥物眾多的局勢,他們夸大了阿片類藥物的好處,輕視其損害,特別是在處方藥成癮方面,然后讓醫師開藥以及大眾用藥“有了虛偽的安全感”。
近年來,美國國內開端更多重視政府監管和系統變革。馬薩諸塞布蘭迪斯大學阿片類藥物方針研究醫學主任安德魯·克洛德尼在《美國醫學會倫理學雜志》撰文稱,曩昔數十年里,藥物制造商分布的關于阿片類藥物危險和好處的虛偽聲明,提醒了擔任監控制藥公司的美國食物和藥物管理局(FDA)玩忽職守這一現實。2017年,由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建立的“沖擊阿片類藥物上癮危機委員會”就發現,阿片類藥物眾多的部分原因是“FDA監管缺乏”,美國國家科學院也揭露呼吁FDA完全變革其阿片類藥物方針。即便如此,FDA同意和符號阿片類藥物的方針根本沒有改動。
美聯社和美國公共誠信中心2016年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現,阿片類藥物職業及其盟友為約7100名州級職位提名人供應了資金支撐,且制藥公司及其盟友具有一支掩蓋全美50個州首府、規劃超越千人的游說力氣。在2006年至2015年間,包含普渡制藥在內的止痛藥出產商及相關安排在游說和政治捐款方面花費超越8.8億美元。
美國弗吉尼亞州農村區域的底層醫師阿特·萬·澤伊表明,到現在為止,美國仍未從一場“該國獨有的危機”中吸取教訓,消除企業資金對藥品、藥品監管和政治問責的影響。他說,真實的問題呈現在準則結構上,該國有必要對“一個答應制藥業對醫療專業人士、政府監管和國會發生如此嚴重影響的系統”作出改動。
美國毒品方針歷史學家戴維·赫茨伯格則稱,阿片類藥物眾多以夸大的方法提醒存在于美國消費商場的遍及問題:公司長時間將贏利置于顧客安全之上。他說,制藥商起草或影響鼓舞開處方的專業攻略,為專業安排供應擔保并延聘醫療專家來傳達信息,隨后又贊助、引導患者權益安排支撐他們出產的藥物,還游說立法、法規和其他任何能夠增加對他們藥物需求的內容,“在這些更為廣泛的問題得到處理之前,處方藥的上癮悲慘劇將不斷在美國重演”。